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软核产品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
应用场景
        本方案主要解决配电网中广泛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我国配电网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低压用户则多采用单相用电,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大功率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台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三相不平衡问题,有些台区的三相不平衡度高达70%。三相不平衡、中线电流等问题导致了配电变压器的出力减少,电能损耗增加,影响使用寿命,严重影响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解决方案构成
        本方案由后台监控主站、有功自平衡负荷优化控制装置(子站)、负荷换相开关和通讯系统构成。
        后台监控主站负责对有功自平衡负荷优化控制装置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在线监控和统计分析,并进行动作时段、动作次数、各类参数阈值的优化整定;
        子站装置负责对所辖的负荷换相开关进行动作控制,实现三相负载平衡;
        负荷换相开关负责将所带负荷切换到负载最轻的相。
        每个台区需要1台子站,不超过8台负荷换相开关(换相开关覆盖30%的负载即可)。
 
解决方案描述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后台软件主要提供通讯调试、运行监控、效果分析、报表查询等功能,并负责对各子站的控制参数进行定期优化、远程整定。
        有功自平衡负荷优化控制装置是具备三相平衡优化功能的智能配电终端,负责台区内多台负荷换相开关的协调控制,根据台区负载情况制定三相不平衡调节策略,是配电台区动态节能的核心单元。装置可通过GPRS模块与后台软件联网
        负荷换相开关,适用于单相220V供电线路,对线路的电流、电压采集并上传,主要用于三相负荷平衡的自动调整,可根据需要自动选择供电相;换相时间小于25ms,可实现不停电切换功能。根据现场情况可选择RS485、无线或电力载波三种通讯模式,与有功自平衡负荷优化控制装置实现智能组网。
特点和优势
        1、改善台区三相不平衡状况;
        2、降损节能;
        3、提高变压器出力;
        4、改善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情况;
        5、提高供电可靠性;
        6、延长台区设备使用寿命;
典型应用案例
金华分布式智能架构的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6年,金华电力公司为解决城乡结合部配网的三相不平衡问题,与我公司合作研发了分布式智能架构的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并在六石新村台区做了试点应用。
        六石新村台区配变容量630KVA,用户数量100户左右,原先三相负荷不平衡度普遍超过50%以上,用电高峰期存在单相重过载情况,末端用户投诉自身用电电压不稳定,用电电器无法正常使用。试点应用中安装了台区负荷智能平衡系统一套,有功自平衡负荷优化控制装置1台、负荷换相开关20台。
        应用前:该台区某一时间点(22:30)单相负载电流为204A,306A,588A,最大单相负载率为64.6%,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为65%,变压器剩余出力仅剩下变压器容量的35.4%;应用后:不平衡度控制至10%,最大单相负载率降低至44%,变压器剩余容量可达56%,可间接增加变压器20%以上的出力,极大减少变压器单相过载故障的发生。
        不平衡度从50%降低到10%左右,低压线损能够降低三分之二左右,六石新村台区的年用电量为100万kWh左右,原低压线损为10%左右,治理后线损降低到3%左右,预计每年可减少线损为7万kWh,按设备5年寿命计算,每年节约3.01万元,5年可以节省费用约为15.05万元。